别让“信息失明”加剧“疫情防控失守”风险 | 每日快评·系列之十四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ID:xhmrdxwx)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杨玉华、 张紫赟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动员全社会力量特别是公众“从我做起”、编织严密防控网,已经刻不容缓。然而,有一些地方却因信息披露不到位,造成部分群众“信息失明”,进而产生恐慌情绪,加大了“疫情防控失守”的风险,在群众中引发了争议。
近期有不少群众反映,中部某省有关部门的疫情通报只有简单的数字、新增病例所在城市,没有公布确诊病例的具体情况和感染病史,难以对照自查和有针对性地自我防护;一些地方的防疫宣传也不到位,大喇叭每天都在呼吁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却没宣传戴口罩、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更紧迫的信息。
在新浪微博上,一个由网民发起的关于“宣传疫情防范”的话题讨论,阅读量很快突破一亿次。从热切的民意中,能感受到群众渴望详细了解如何防控疫情的心情,更能听到群众对更透明的信息公开的呼吁。虽然借助便捷的互联网,网民能互相交流、普及一些防疫知识和方法,但其中必然也充斥着不科学甚至道听途说的信息,民众更需要的还是权威部门和专家的科学防控指导。
充分、透明的政府信息披露,才是应对疫情的安心丸,可以引导公众与政府防控相向而行;相反,公开信息时遮遮掩掩、语焉不详,则会造成恐慌或反应滞后,让疫情防控效果打折。据记者了解,在一些中部省份的农村地区,由于政府对疫情信息宣传不到位,百人聚集的流水席、喜庆宴仍在举办,从疫情严重区域返乡的人员仍在自由活动甚至参加酒宴,给疫情防控造成极大隐患。
与前述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北京、湖南等地的信息公开比较详细,每个新增案例有哪些接触史、在哪个地区、年龄等信息都有较为完整的披露。充分的信息披露,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焦虑感,也让这些地方的疫情防控实现了官民协同、群防群控的良好效果。
同样的疫情,不同的信息披露,从侧面凸显了治理能力差异。一些地方语焉不详的疫情信息披露背后,是职能部门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视不够、应对无措。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少数干部关键时刻不敢担当,仍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中,仍习惯于开会、发文等留痕式落实,缺少实质应对举措,导致群众连返乡人员中的高危群体分布情况都不清楚。
事实上,以现在的大数据、技术手段,要精准掌握相关信息并不难,向群众发布更详细的信息也很容易,关键看是否愿意把这件事做好。据预测,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疫情暴发高峰期可能尚未到来。有鉴于此,现阶段的疫情信息发布越详细、全面,群众越能心中有数,能有效避免下一阶段工作陷入被动。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回应境内外关切。期待各地政府以全面、及时的信息披露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群防群控,汇聚抗击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坚强力量。
延伸阅读
国务院征集疫情漏报瞒报问题线索,查证属实将严肃处理
来源:中国政府网
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征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问题线索及意见建议的公告》。
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从即日起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面向社会征集有关地方和部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责任落实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线索,以及改进和加强防控工作的意见建议。
国务院办公厅将对收到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督促有关地方、部门及时处理。对涉及缓报、瞒报、漏报疫情,落实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疫情扩散等严重后果的重要问题线索,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将直接派员进行督查。经查证属实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